台耳醫誌

雜誌專區 -第56卷第4期

原著 
內視鏡內嵌式軟骨鼓室成形術:單一醫院經驗  僅供有效會員 登入會員查看全文
223~229 
中文 
endoscope、inlay tympanoplasty、otitis media、tympanic perforation、內視鏡、內嵌式鼓室成形術、中耳炎、耳膜破洞 
劉得懿1 、王拔群2,3  
新竹國泰綜合醫院耳鼻喉科1 、國泰綜合醫院耳鼻喉科2 、天主教輔仁大學醫學院醫學系3  
背景:傳統鼓室成形術是在顯微鏡下,以顳肌筋膜或軟骨膜修補破損耳膜。自90年代後開始,有學者利用内視鏡實施鼓室成形術;1998年另有學者提出可在局部麻醉下進行的內嵌式軟骨鼓室成形術。本研究探討內視鏡下實施内嵌式軟骨鼓室成形術之成效。
方法:以回溯性分析,收集新竹某地區醫院於2019年7月至2020年12月間,接受內視鏡內嵌式軟骨鼓室成形術的所有病患。收集資料,包括年齡、性别、耳膜破洞大小、手術時間、麻醉方式、手術前後聽力閾值、手術成功率等因子進行統計分析。
結果:24名患者(25耳),共23名患者回診(24耳)。平均年齡為69.5歲(19歲至90歲),女性10例男性14例。穿孔大於一個象限有9例(破洞面積30%至50%),穿孔小於一個象限有16例(破洞面積5%至25%)。手術時間為45.7分鐘(33至79分鐘)。術後聽力追蹤時間平均為4.8個月(1至15個月),術後耳膜修補成功23例(95%),失敗1例(5%)。手術成功之23耳,其術前聽力平均閾值為50.0 ± 17.1 dB,術後聽力平均閾值為39.5 ± 17.6 dB(進步10.5±7.8 dB),術前平均氣骨導差為20.1 ± 8.4 dB,術後平均氣骨導差為10.2 ± 8.3 dB(進步9.9 ± 8.4 dB)。
結論:内視鏡内嵌式軟骨鼓室成形術比起傳統顯微鏡耳後內置法鼓室成形術,手術時間短、限制條件少,大部份的情況可於局部麻醉門診手術完成,為鼓膜修補手術之另一種選擇。
(台耳醫誌 2021;56:223-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