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耳醫誌

雜誌專區 -第56卷第2期

原著 
慢性鼻竇炎病患接受鼻竇內視鏡手術後再次手術的 危險因子  僅供有效會員 登入會員查看全文
94~102 
中文 
asthma、recurrent sinusitis、revision sinus surgery、risk factor、sinus surgery、氣喘、鼻竇炎復發、再次鼻竇手術、危險因子、鼻竇炎手術 
方冠中1 、羅盛典1 、吳紹群2 、吳靖農1 、陳韋至1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耳鼻喉部1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麻醉部2  
背景:功能性鼻竇內視鏡手術為慢性鼻竇炎經藥物治療無效後的主要治療方式,而手術的預後在不同區域的差異性大。本研究希望藉由長庚資料庫進一步了解慢性鼻竇炎病患接受功能性鼻竇內視鏡手術後的長期預後並分析其復發的危險因子。
方法:使用長庚資料庫搜尋慢性鼻竇炎、鼻息肉、氣喘等健保診斷碼、健保手術碼、病理SNOMED碼、檢驗報告。其中,病患年齡小於18歲、病理報告為鼻腔鼻竇腫瘤者、非內視鏡手術者予以排除。
結果:經篩選後共選出7,968名病患,其中7,298名病患只接受過一次手術,而再次接受手術的病患為670名,機率約為8.4%(670/7968),而60.1%(403/670)病患在3年內接受再次手術。在長庚體系的鼻竇炎內視鏡手術人次,自2004年至2014年有逐年增加的趨勢,且在2011年至2014年再次手術的機率有明顯降低。在危險因子的多變數分析顯示氣喘、乾燥症候群、糖尿病、年輕病患為再次手術的危險因子,而黴菌性鼻竇炎及2011年後接受第一次手術病患有較佳的預後。
結論:本研究發現2011年後接受鼻竇內視鏡手術的慢性鼻竇炎病患,因復發須再次接受手術的機率約為6.0%(214/3574),而多數病患在3年內接受再次手術。分析結果顯示年輕、氣喘、乾燥症候群、糖尿病為鼻竇炎手術後復發的危險因子。2011年之後手術的病患有較佳的預後,可能和內視鏡手術系統及器械的改良、藥物治療的進步、對解剖構造的深入了解及手術技術的精進有關。
(台耳醫誌 2021; 56:94-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