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耳醫誌

雜誌專區 -第56卷第1期

原著 
比較肉毒桿菌素與類固醇鼻中膈注射在過敏性鼻炎治療的效用  僅供有效會員 登入會員查看全文
14~22 
中文 
active anterior rhinomanometry、botulinum toxin、rhinitis control assessment test、septal injection、steroid、主動式前端鼻阻力儀、肉毒桿菌素、鼻炎控制評估表、鼻中膈注射、類固醇 
陳冠瑋1 、凃智文2 、黃弘孟1,3 、徐欣健1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耳鼻喉科1 、彰化基督教醫院耳鼻喉暨頭頸部2 、台北醫學大學醫學院醫學系耳鼻喉科3  
背景:以鼻中膈注射肉毒桿菌素或類固醇治療過敏性鼻炎,並比較主觀問卷-鼻炎控制評估表(rhinitis control assessment test; RCAT)、視覺類比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及鼻塞症狀評估表(nasal obstruction symptom evaluation; NOSE)改善程度,客觀評估則為主動式前端鼻阻力儀。
方法:本研究為單盲前瞻性世代研究,收集自2016年9月起至2017年8月間,於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共計32名,接受肉毒桿菌素與類固醇鼻中膈注射治療,實驗組A(肉毒桿菌素)共17名,實驗組B(類固醇)共15名,對照組28名。問卷與鼻阻力儀檢查,對照組與實驗組治療前皆施行一次,另實驗組於治療後1個月、2個月及3個月各追蹤施行一次。
結果:實驗組A及實驗組B與對照組治療前比較,VAS與NOSE有明顯差異(p<0.05),在鼻阻力參數中,窄側鼻流與窄側鼻阻力有明顯差異(p<0.05)。實驗組A與實驗組B兩者治療後的比較,在治療後3個月三項問卷皆有明顯差異( p<0.05);客觀鼻阻力數據上,窄側鼻流、整體鼻流、窄側鼻阻力與整體鼻阻力在治療後3個月皆有明顯差異(p<0.05)。實驗組A平均三項問卷分數及窄側鼻流,於治療後1個月、2個月及3個月與治療前相比皆有明顯改善(p<0.05)。實驗組B平均三項問卷分數,於治療後1個月、2個月及3個月與治療前相比亦有改善現象(p<0.05),鼻阻力參數治療後1個月及3個月的寬側鼻阻力及整體鼻阻力有明顯差異(p<0.05)。
結論:以鼻中膈注射肉毒桿菌素或類固醇治療過敏性鼻炎,是一個簡單快速且安全有效的方法,兩者皆能改善患者主觀症狀達3個月。
(台耳醫誌  2021; 56: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