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耳醫誌

雜誌專區 -第57卷第別冊期

別冊 
篩竇解剖手術,內視鏡淚囊鼻腔造口術及眼窩減壓手術  僅供有效會員 登入會員查看全文
30~35 
中文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ethmoidectomy、nasolacrimal duct、orbital decompression、內視鏡鼻竇手術、篩竇切除術、鼻淚管、眼窩減壓 
戴志峰1,2 、王凌峰1,2  
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耳鼻喉學科1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耳鼻喉頭頸外科部2  
篩竇切除術是鼻竇內視鏡手術的入門,但不表示其簡單或是風險小。初學者除了熟悉鼻竇解剖構造,研究病人電腦斷層外,參加大體手術研習也是增進自身的能力不二法門。要求手術成功順利及減少併發症,過程中,一個清晰且寬闊的手術視野相當重要。篩竇手術一般採取從篩泡由前往後,經基底板到蝶竇前壁,最後再沿篩竇頂端或顱底由後往前到額竇隱窩。術中需隨時注意眼窩(紙樣板),篩狀板側板、顱底腦膜與篩動脈,並且熟悉篩竇的界線特徵。手術後也必需防止中鼻甲外移而造成沾黏。內視鏡淚囊鼻腔造口術的成功率,和淚囊骨質部份的開口大小及淚囊黏膜切開的程度息息相關。術前要先確認沒有腫瘤問題或者淚小管狹窄可能性。如果病人有嚴重鼻竇炎或者息肉,建議先作完鼻竇手術再來評估淚囊鼻腔造口術的需要性。眼窩減壓手術依需求來考慮作眼窩內側或者需加上眼窩底部擴大,進一步的減壓就要移除眼窩外側與內前骨壁。一般而言,均衡的擴大眼窩會降低手術後的複視現象。有合併鼻竇炎的病人,要同時妥善地處理鼻竇開口。因為突出的眼窩脂肪,可能容易影響到額竇和上頜竇的正常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