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耳醫誌

雜誌專區 -第58卷第別冊期

別冊 
101~106 
中文 
allergic rhinitis、inferior turbinoplasty、non-allergic rhinitis、rhinitis、septoplasty、vidian neurectomy、過敏性鼻炎、下鼻甲手術、非過敏性鼻炎、鼻炎、鼻中隔整形術、翼管神經阻斷術 
施亮均1,2 、戴志展1,2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 耳鼻喉頭頸部1 、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2  
鼻炎是一種全球性疾病。根據發病機轉的不同,可分為過敏性和非過敏性鼻炎。台灣鼻炎的盛行率逐年持續上升。鼻炎雖然不會危及生命,但往往會對工作效率、社交活動、睡眠質量和學校學習造成重大影響;這也給社會經濟成本帶來了沉重的負擔。過敏性鼻炎是一個影響全球10%至20%人口的健康問題,主要是因過敏反應產生鼻黏膜發炎,病人常見症狀為打噴嚏、鼻子或眼睛搔癢、流清鼻水、及鼻塞,嚴重者也可出現嗅覺喪失。第一線治療多以藥物為優先選擇,但長時間口服用藥難免會效果欠佳,甚而產生抗藥性。鼻中隔彎曲及下鼻甲肥厚是過敏性鼻炎病人常見的結構問題,易阻塞下鼻道及通氣量,影響鼻纖毛黏液清除率及嗅覺功能,加重病人鼻黏膜腫脹、鼻阻塞感及鼻水堆積。手術主要方式為鼻中隔整形術及下鼻甲減積手術,目的為切除或矯正彎曲鼻中隔,縮小下鼻甲過度肥厚體積,恢復正常下鼻通道,減少病人鼻塞、流鼻水及倒流等問題。另外,針對頑固性過敏性鼻炎,亦有翼管神經或後鼻神經阻斷術,可減輕流鼻水及噴嚏症狀。本文回顧國內外文獻,提供臨床醫師清楚了解手術在治療過敏性鼻炎所扮演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