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耳醫誌

雜誌專區 -第57卷第3期

原著 
突發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治療預後及其相關因子分析  僅供有效會員 登入會員查看全文
175~186 
中文 
caloric test、hearing recovery、sudden 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vertigo、vestibular evoked myogenic potential、溫差試驗、聽力恢復、突發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眩暈、前庭神經誘發肌源性電位 
程淑珠1 、陳宜湧2 、施政坪1 、高玉純1 、林原永1 、郭昭吟1 、葉文英1 、王智弘1 、陳信傑1  
三軍總醫院 耳鼻喉頭頸外科部1 、馬偕醫學院 聽力暨語言治療學系2  
背景:探討突發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病患,其住院治療後聽力恢復和發生聽力損失時各項因子的相關性,著重於個人屬性、聽力損失時程度、聽力恢復及眩暈有無之相關比較。蒐集北部某醫學中心於105-108年因突發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住院病患共225位。
方法:採用Sudden Deafness Research Group (SDRG) criteria聽力損失以250Hz、500Hz、1 kHz、2 kHz、4 kHz共五個頻率平均數。聽力恢復分為四類:完全恢復、部份恢復、輕微恢復及無恢復。前庭誘發肌源性電位雙側振幅差異40%以上異常;溫差試驗雙側管性麻痺差異25%以上異常。
結果:年齡45歲以下、聽力損失未滿90 dB、溫差結果正常者聽力恢復較佳。有眩暈、年齡65歲以上、溫差結果超過40%聽力損失較嚴重。女性、聽力損失90 dB以上、溫差結果異常或超過40%者有眩暈情形較多。
結論:突發性聽力損失患者年齡越大聽力恢復越差,尤其是65歲以上;聽力損失90 dB以上及溫差結果異常或超過40%,聽力恢復預後也不佳。突發性聽力損失合併眩暈患者,溫差試驗在上前庭神經功能的辨別具有其意義,溫差試驗結果正常者其聽力恢復的預後也較佳。(台耳醫誌 2022; 57:17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