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炎為鼻內部黏膜之炎症,過去以鼻塞、鼻癢、打噴嚏及流鼻水等為經典症狀表現,近年來更強調慢性咳嗽的病人應把鼻炎放入鑑別診斷。鼻炎初步可區分為過敏性鼻炎及非過敏性鼻炎。目前過敏性鼻炎的臨床分型,是依據ARIA (Allergic Rhinitis and its Impact on Asthma)所建議的,以嚴重程度和持續時間為基礎來分類,目前已廣為國際醫界所接受。而非過敏性鼻炎,則包含了許多有別於過敏性鼻炎的鼻病,種類繁多、病因不一、且無專一特殊診斷工具,診斷上較為困難。鼻炎之臨床診斷,詳細的病史及理學檢查仍是最重要的,因為較不具專一性,臨床上可初步臆斷先行治療(therapeutic trial)來輔助診斷。醫師可依治療結果追蹤分析其療效,並適時修正診斷;對於藥物治療反應不如預期,診斷不明確的病患,應進行過敏原測試,並視需要安排特殊檢查:如內視鏡、電腦斷層等,以協助鑑別診斷。本文標題所謂的『診斷』,重點放在『鑑別診斷』,真正的過敏原測試則另有專文詳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