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耳醫誌

雜誌專區 -第56卷第3期

原著 
影響腮腺切除手術中偵測顏面神經反應之因素  僅供有效會員 登入會員查看全文
147~154 
中文 
facial nerve、facial nerve monitor、facial nerve paralysis、parotidectomy、顏面神經、顏面神經探 測器、顏面神經麻痺、腮腺切除手術 
柯建安1 、簡志彥2,3 、莊蕙青2,3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嘉義長庚紀念醫院耳鼻喉部1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耳鼻喉部2 、長庚大學醫學院3  
背景:本研究主要目的為探討腮腺切除手術,可能影響顏面神經探測器與顏面神經反應偵測的相關因素,並建立可靠的顏面神經反應預測值,提升手術中顏面神經探測器監測品質。
方法:回溯性分析51名於2013年11月至2015年12月期間,接受腮腺腫瘤切除手術,且術中使用顏面神經探測器之病患,分析病患性別、年齡、體重、腮腺腫瘤部位與深度、腮腺切除體積、腮腺腫瘤大小、肌肉鬆弛劑給予的藥物劑量及定位顏面神經主幹之花費時間,與顏面神經偵測反應之相關性。
結果:本研究共有51名病患參與,47名(92.2%)患者組織病理報告為良性腮腺腫瘤,4名(7.8%)則為惡性腮腺腫瘤,手術後發生暫時性顏面神經麻痺的機率為19.6%,而90%顏面神經受損之病患均於3個月內完全恢復正常功能,永久性顏面神經麻痺機率為1.9%。男性之初始顏面神經偵測反應平均值(739.6 μV)明顯高於女性之反應平均值(443.4 μV, p=0.025),而腮腺組織切除體積大小(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r = 0.302, p=0.031)、肌肉鬆弛劑施打至分離顏面神經主幹之時間差(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r=0.406, p=0.003)與顏面神經震幅比值具有明顯相關性,可以採用神經震幅比值用來預測手術後顏面神經功能。
結論:合併顏面神經初始偵測之神經反應及腫瘤完整切除後之神經反應,所得之神經震幅比值,更適合用於預測術後顏面神經麻痺的受損和恢復程度。如果神經震幅比值大於一,則患者可能有較高機率出現術後顏面神經麻痺。
(台耳醫誌 2021; 56:147-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