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複合式手術室(hybrid operating room)將先進影像檢查設備配置在開刀房內,讓外科醫師開刀時可定位病灶以進行精確手術切除或介入治療。心臟血管外科等已將複合式手術室運用於臨床,但耳鼻喉頭頸外科領域卻甚少報導。本研究分析本院複合式手術室使用情形,並分享耳鼻喉頭頸外科臨床經驗。
方法:本研究蒐集童綜合醫院2018年10月至2021年1月間使用複合式手術室個案,將其中接受頭頸部手術和血管手術患者,收集有關基本資料、診斷、參與科別、病史、手術細節、結果等數據進行回顧性研究。
結果:耳鼻喉頭頸外科病患占2.8% (9/316人次),77.8% (7/9人次)進行血管介入處置或進行聯合手術,88.9% (8/9人次)心血管疾病危險因子,11.1% (1/9人次)困難呼吸道,55.6% (5/9人次)血管被腫瘤包覆22.2% (2/9人次)血管瘤。使用複合式手術室病患給付費用皆比實際發生費用少,平均虧損54,225元。在使用複合式手術室時,若要減少費用花費,可由減少術中失血量與降低插氣管內管天數著手。
結論:使用複合式手術室之前應建立術前詳細規劃。耳鼻喉頭頸外科中頸動脈有腫瘤浸潤或動脈瘤之病患,可運用複合式手術室手術進行「一站式」血管介入處置,減少術中或術後大量出血併發症可能,以達較佳的醫療品質。(台耳醫誌 2022; 57:7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