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耳醫誌

雜誌專區 -第59卷第4期

原著 
探討COVID-19流行對於台灣頭頸癌之影響  僅供有效會員 登入會員查看全文
149~159 
中文 
COVID-19 pandemic impact、head and neck cancer outcomes、interrupted time series analysis、cohort study、survival and mortality analysis、COVID-19大流行影響、頭頸癌結果、中斷時間序列分析、世代研究、存活和死亡分析 
林秉毅1,2 、張智銘3 、李婕瑋4 、陳志道5 、徐婉倫6,7 、廖立人3,8  
亞東紀念醫院 牙科部1 、臺灣大學醫學院 臨床牙醫學博士學位學程2 、亞東紀念醫院 耳鼻喉部3 、臺灣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公共衛生碩士學位學程4 、亞東紀念醫院 家庭醫學部5 、輔仁大學 醫療暨健康產業大數據 碩士學位學程6 、輔仁大學 資料科學中心7 、元智大學 電機工程學系8  
背景:COVID-19疫情不但影響了全球的醫療系統,而且亦延遲了各種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包括 頭頸癌(HNC)。本研究通過單一中心的中斷時間序列分析,評估疫情對HNC臨床結果和死亡率的影響。
方法:我們分析了2017年1月至2022年12月之間診斷且在亞東醫院接受治療的HNC患者的臨床數 據,關鍵指標包括臨床分期、患者行為、治療方式、生存率和存活狀況。我們的研究使用了中斷時間序列分析和存活分析方法來比較HNC臨床結果和死亡率在疫情前後時期的變化及影響。
結果:本研究共納入1,445位頭頸癌病患,其中疫情前期共749例,疫情期間共696例。研究發 現在疫情前後,HNC分期在疫情期間,診斷出癌症初期的比例有減少的趨勢;相反地,晚期癌 症的比例有增加的趨勢,但未達統計明顯差異。(I期:21% vs. 18%;IV期:40% vs. 44%,p = 0.204)。治療方式在疫情大流行期間僅接受手術的病人少於疫情前(23% vs. 28%);而疫情大流行期間僅接受化放療的病人則多於疫情前(39% vs. 36%),統計也未達明顯差異(p = 0.327)。患者飲酒行為在疫情期間減少(39% vs. 35%,p < 0.001)。單變量存活分析發現兩個期間的整體生存率 沒有顯著統計差異,但多變量分析顯示在疫情期間整體存活率有下降趨勢(HR = 1.20,95% CI: 0.69-2.11,p = 0.500)。中斷時間序列分析顯示,在疫情初期,每月死亡率最初有上升,隨後出現下降。此外,比較反事實模型預測,在沒有COVID-19的情況下,每月死亡率顯著低於疫情早期 和中期的實際死亡率,在晚期(III/IV期)患者死亡率達到統計差異(p = 0.038),突顯了醫療服務中 斷的負面影響。
結論:COVID-19大流行顯著影響了HNC的臨床服務模式與結果,且HNC的分期向更晚期發展。 模式預測在沒有疫情的情況下,每月死亡率將顯著降低;COVID-19大流行時每月死亡率上升, 特別是疫情初期時晚期疾病死亡率明顯上升。這些發現強調了在公共衛生危機期間,針對頭頸癌需要建立強大的醫療系統,以維持基本服務的重要性。(台耳醫誌 2025; 59:149-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