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耳醫誌

雜誌專區 -第57卷第2期

病例報告 
兩型非結核分枝桿菌之中耳乳突炎—病例報告  僅供有效會員 登入會員查看全文
146~150 
中文 
mastoidectomy、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otalgia、otitis media、乳突切除術、非結核分枝桿菌、耳痛、中耳炎 
黎子瑜 、羅武嘉 、鄭博文  
亞東紀念醫院耳鼻喉科1  
非結核分枝桿菌(nontuberculous mycobacteria, NTM)廣泛存在於自然界水源及土壤中。有別於結核病(tuberculosis),由於NTM人傳人的風險極低,因此較少受到重視。但隨著培養試劑及診斷工具之進步,臨床上發現NTM個案數也相對隨之上升,進而成為重要感染症之議題。本篇報告為一病人術後持續性耳痛合併耳漏,發現NTM耳乳突炎,且同一部位治療過程中還培養出了不同種NTM。起初病人因左側慢性中耳炎合併耳膜穿孔來院接受中耳手術,術前細菌培養為陰性。
病理報告僅為慢性發炎組織。病人術後傷口恢復緩慢,抗生素療程結束後,仍持續中耳腔膿狀分泌物合併漸進式耳痛。分泌物培養後發現為膿腫分枝桿菌群(Mycobacteriumabscessus complex)及治療過程中培養轉為鳥型結核菌(Mycobacterium avium complex)。經1年藥物治療合併局部治療後症狀緩解。經由此次病人的經驗,發現起初的細菌培養為陰性而手術後耳痛及耳漏症狀未緩解,最後診斷為NTM耳乳突炎。建議常規治療無效或是慢性中耳炎之病人術前應加做分枝桿菌培養及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檢查。(台耳醫誌 2022; 57:146-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