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耳醫誌

雜誌專區 -第56卷第4期

病例報告 
腮腺肌上皮瘤-病例報告  僅供有效會員 登入會員查看全文
259~263 
中文 
myoepithelioma、parotid tumor、salivary gland tumor、肌上皮瘤、腮腺腫瘤、唾液腺腫瘤 
陳立欣1 、黃博琪2 、黃弘孟1,3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耳鼻喉部1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病理部2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院醫學系耳鼻喉科3  
肌上皮瘤(myoepithelioma)於1991年才被世界衛生組織確診。它是一種罕見的唾液腺腫瘤。它們最常影響大唾液腺和小唾液腺,其中以腮腺最為常見,約佔了40%。在所有的唾液腺腫瘤中,肌上皮瘤只佔了其中的1%。肌上皮瘤是一種良性唾液腺腫瘤,完全由肌上皮細胞組成。我們在此報告1名70歲男性,他的左側腮腺有一個逐漸增大的硬塊。患者於2016年接受了超音波下導引切片,病理報告懷疑為肌上皮腫瘤或多形性腺瘤等。然而,我們建議的手術因患者個人原因而推遲。患者於2019年回到本院接受左側腮腺淺葉切除術,發現組織是一塊粉紅色的彈性組織,大小約3.5 × 3 × 2.5 cm。顯微鏡下,切片顯示具有薄纖維囊且界限清楚的多細胞腫瘤(hypercellular tumor)。腫瘤細胞主要由梭形基質細胞(spindle stromal cell)組成(佔90%)。腫瘤細胞核呈梭形或卵圓形,具有輕度核多形性,及少量的有絲分裂。SMA、CK5、P63染色陽性;S100和CD10染色局部陽性;GFAP染色散在性陽性;CD34染色陰性。在腺體部分(佔10%),腫瘤細胞核呈卵圓形或圓形,具有少量的核多形性,及少量的有絲分裂。未見有絲分裂增加或核異型性(nuclear atypia)增加,或其他惡性腫瘤跡象。在尋求過台大醫院頭頸部次專科病理學家會診後,診斷為良性肌上皮瘤。
(台耳醫誌 2021; 56:259-263)